第四百一十六章 来时的路-《好人平安》


    第(1/3)页

    会后,领导们返回近江,李伯平又看到让他震惊的一幕,杨启航副省长邀请傅平安和自己同乘一辆车,说有事情要谈,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副省和副厅表面上只差了两级,但这两级很多人一辈子都跨不过去,副省长对傅主任明显是看重和示好,李伯平不禁为自家领导心奋不已。

    傅平安将自己的车钥匙抛给李伯平,让他把车开回去,随后上了杨启航的碧莲小客车,杨启航出行不喜欢坐轿车,这种能坐多人的小客车可以在路途上顺便开个会,而且低调不张扬,不光她,大领导都喜欢用。

    李伯平心痒难耐,他多想跟着自家主任上那辆碧莲啊,多聆听领导们之间高屋建瓴的谈话,对于自己的进步一定是大有益处的,可是领导的车也很重要,自己必须万无一失的把这辆大g开回省政府,他上了车,跟在车队之中,才发现车队比往日规模小了许多,只有一辆北河县政府的公务车跟随,没有警车开道护卫,沿途路口也没有交警执勤,红绿灯照常亮起,该走的走,该停的停,丝毫不扰民,顿时感慨杨省长是个体恤百姓的好领导啊。

    车上,杨启航和傅平安谈了谈工作上的事情,她虽然不分管扶贫这一块,但国资和扶贫总会有交集,一番谈话下来,她更加欣慰,傅平安的思路很清晰,以他的人脉和执行力,在别人看来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在他这里就能变成现实,有这样的大将冲锋陷阵,江东省的扶贫攻坚战必将取得胜利。

    谈完工作,杨启航又夸傅平安讲话水平高,傅平安笑着说我自己都记不住的东西,别人怎么可能记住,我以前是做慈善的,慈善和扶贫很多地方是相通的,所以我才能上手这么快,让我去干别的,恐怕是要露怯的。

    杨启航说:“工作到位,基础夯实,这是一方面,口才可不是一朝一夕炼成的。”

    傅平安说:“上大学时候赶鸭子上架,被逼着学会的,我刚上大一那年发生两件事都和国际学院有关,一是韩国留学生球场打人,二是学校逼着学生给非洲留学生腾宿舍,我号召了数千名同学,以音乐会的形式,团结了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也显示了我们的团结和愤怒,最后化干戈为玉帛,和平解决了这件事。”

    杨启航赞叹道:“原来是搞学生运动起家的啊,你要是早生一百年,开国元勋里一定有你的名字。”

    同行者都笑了起来,虽然他们并不觉得幽默,但敏锐的察觉到领导说出这句话是带有开玩笑性质的,笑是礼貌,笑是捧场,笑是基本的素质。

    这些轶事,是档案里不会记载的,杨启航听的有趣,索性唠起了家常,关心起傅平安的成长历程来,她说你是高分考进江大的,但是比别人晚了两年,是什么指引着你,先从军报国,然后才上大学的呢?是不是在那个时间段,你的生命中发生了一些特别的事情呢?

    傅平安说:“我当兵是因为没考上大学,当兵总算是条出路,说起来我的人生发生改变,应该是从高三下学期开始的,寒假结束,我家就摊上事了,我爸车祸瘫痪,家里等于破产,我和同学合伙开私服,结果还被好哥们卖了,一分钱没赚到还欠了几万块钱,高考那天更倒霉,因为救人,电动车被坏人偷走,证件遗失导致考砸,我永远都记得那个下午,我妈到车子被偷的地方破口大骂,我哭了,别人的父母可以为儿女办保送,我妈妈只能用这种方式帮儿子讨回公道,那一刻起,我发誓以后一定要争气,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虽然已经时隔十年,回忆起当年事,傅平安依旧会有情绪上的波动,那件事对他的打击太大了,也是他成熟的开始。

    杨启航努力抑制着泪水,她能深切感受到一个母亲在那一刻的悲愤与无助,而这些本该是自己的责任,是自己这个当母亲的应该承担的义务,儿子成长在一个贫寒的家庭,幸运的是遇到一对好父母,给了他正确的人生指导,这份恩情,是自己一辈子也难以报答的。

    傅平安当然知道杨启航聊家常背后的深意,作为副省长,她不能透露自己和傅平安的关系,但作为父母,她迫切的想知道儿子的一切,旅途漫漫,就当是回望自己来时的路吧。

    “大学落榜后,我干过家教,当过民工,还混过黑社会,嘿嘿,在夜市买了个小刀,就觉得自己成了古惑仔里的人物,为了帮老大出头,我在自己脑袋上砸了四个啤酒瓶,到现在还满头的疤瘌。”傅平安指着自己的脑袋上,“这儿,这儿,都不长头发了。”

    杨启航听得动容,伸手想摸,还是忍住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