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穿越之教坊使女》
第(1/3)页
想要无可取代,首先就是要与众不同。与众不同之后呢?不是继续创新,而是持之以恒。据谢威观察,其实很多人不愿改变,过快的改变会让他们不安。比如街头张家的嫲嫲,每回来都只要蜜糕,从来不看新产品。这种人还真不少,他们永远只接受固定的几种口味,有些甚至在审美上都只接受那几款模样,别的再好也不多看一眼。诚然年轻人喜欢新鲜玩意,可是他们也始终有持续爱好的东西。通杀所有的客户是不可能的,那么就要好好锁定市场!哪些人,才是值得自家珍惜的客户。
误打误撞之下,带有茶叶味道的果子成为了谢威的招牌。好又多原就有茶喝,配上茶果子,倒有些重了。所以当堂点的客人喜欢茶果子的并不多,可是打包时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中国人爱茶爱到骨子里,只要沾上一个茶字,凭空都生出三分雅致来。配上精致的包装,客户群体逐渐稳定下来,谢威便不再追求更诡异的创新,而是凭借茶果子的基础,慢慢微调一些花样。细节也更加注重,比如茶果子的颜色以及搭配的碗碟与包装,几乎样样做到了他能做的极致。经典的口味,亮眼的造型。就这样,谢威真正的把自己的果子铺跟山寨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这一步垮的很小,却至关重要。茶叶是谢家的本行,是带给他幼年无数幸福的基础。如今再摸不到贩茶的路,至少挂个边也安心不是?
就在谢威逐渐找到生意窍门时,中元节悄然而至。中元节祭祖的习俗,一直到二十一世纪都很浓郁。讲究的地方还会放河灯,不讲究的至少也要烧纸钱。纸钱不是烧了就行,得先烧一份给土地公公,因为要拜托他给带去,先要给快递费才行。而寄给家人的,也要用黄纸裁好做了信封样,塞入纸钱封好,写上收信人和寄信人。一般而言一个故去的人至少是十个包裹,谢家有五个墓,一个活人要写一份。如今谢家活的只有两只,所以需要一百份。当然省事一点的人家,可能夫妻写作一个包裹,也可能按房数写作一个包裹。总的来说这个封建迷信很麻烦,又不能不做。
在这个年代,这种事通常是男人做。因为识字的人本来就很少,识字的女人更少了。再说祭品类的,传统里多少对女眷有些抵制。也不是说女人不能写,但最好是男人写,女人打下手。没有人知道这个传统的缘由是什么,只是大家都遵守着。当然他们家要烧的还有燕绥家人的份。这些不用周幸操心,燕绥自己会提前很久一点一点的虔诚的准备。这就是家人处的好的,与跟家人感情一般的两种情况外在的表现了。
谢威对家人自然是有感情的,可是最近他很忙,忙着做生意,忙着思考。这些事自然就交到了周幸手中。自古以来烧包裹,比较流行的做法是自己打好包,给点钱让左近的读书人代写。周幸也随大流的跑去找读书人,不想中元烧纸包与过年写桃符,乃读书人最好捞钱的时候。一个个忙的脚打后脑勺,还拽的二五八万,写一个竟要五文钱!钱是小事,周幸被他们的态度气着了,她又不是不会写!还真死了了张屠夫,就不吃带毛猪了!
郁闷的拎着一篮子纸包,冲到好又多不远处有个李记纸扎铺一顿搜刮。老牌的纸扎铺子服务相当周到,信封都给做好了,自己只写上内容便可,十分方便。买了一百个雕版印刷好的信封回来,重新打包后,就守在店里奋笔疾书。一时郑娘子从厨房出来,见周幸埋头写包裹呢,一脸喜意的道:“哟,大娘这字真好,比秀才们都不差了!也替我写几个罢!今年我家那位犯浑,这多早晚了还没准备呢。秀才那里早排的满满当当,我正愁呢!”
阿娟清脆的笑道:“好个郑娘子,你还指使起主家来了!”
郑娘子道:“我这是求主家赏!”
周幸笑道:“我没空,一百个呢,不知写道猴年马月去。你去李记买了包裹,叫阿娟与你写。我白教了她这么长时间,这会儿总要有些用途才是。不过你也别亏了她,字不好,便算外头的半价。”
郑娘子苦着脸道:“大娘你太精了!”
“我不精啦!那阿娟得的钱我也不要,都留与阿娟做嫁妆可好?小娘子出嫁没嫁妆可直不起腰。我家的人,必不让受委屈的。”
阿娟愣了下,忙摆手道:“大娘别说笑话,这钱我不能要。”
周幸笑道:“我不缺这几个钱,你若是写不来,把阿狗也唤上。”说到这里,又扯开嗓子喊:“伙计们若是还没写包的,便来我这里登记一下。五文钱两个!叫阿娟阿狗与你们写了!”
竹器柜台的孙丁立马窜到阿娟面前一揖到底:“恩人呐!能否便宜点?”
众人喷笑:“你叫恩人就是为了杀价?这么点孩子的钱你也好意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