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无情应似我》


    第(2/3)页

    归根结底,母后一生孤苦,都是拜她那位好外祖温俭所赐,倘若温俭没有娶平妻,倘若外祖母在丈夫娶了平妻后能够拥有独立的想法乃至于离开的机会,那么这世间许许多多像母后一样的女人,兴许都能够多活几年。

    男人不要娶那么多妻子就好了,女人能够走出后宅就好了,大家如果都这样想的话就好了。

    想要完成这样的目标,神秀帝姬需要付出比男人更多的努力。

    她永远无法成为像母母后那样被人喜爱和怜惜的人,但她会成为如父皇一般强大威严的统治者,保护更多像母后一样的人,让她们可以永远天真烂漫,受人喜爱。

    当神秀帝姬面无表情时,即便是昭庆皇后身边旧人,也不敢贸然出声。

    今日虽然是生辰,但神秀帝姬对此并没有多么期待,每年她的生辰都过得十分热闹,这是身为储君应有的荣耀,她应当坐在高位之上,接受群臣跪拜——而他们也应当习惯对年幼的女郎弯下脊梁与膝盖,毕竟这样的事,往后还要延续几十年。

    “父皇。”

    穿了新衣的神秀帝姬并没有梳寻常女儿家的发髻,而是如同魏帝一般以玉冠束发,神秀帝姬的打扮并不完全男性化,而是更偏向于在女性衣衫上进行改良后,无论是行走还是跑跳都更为方便的服饰。

    因为神秀帝姬对于这种风格的喜爱,民间女郎也多有效仿,她小小年纪,容貌与官家有七八成相似,皮肤却是惊人的白,冬萤等几位姑姑曾说,她的肤色像昭庆皇后,昭庆皇后便是一身雪肤,只是,神秀帝姬的白要更健康一些,是透着红润的白,而非昭庆皇后那冰雪般透明的白。

    母后生下她时,得知她是健康的小孩,曾十分喜悦。

    拥有健康的身体实在是太好了,能够活得更久。

    “父皇。”

    魏帝看了神秀帝姬一眼,没有说话,神秀帝姬在他身边坐下,众臣朝拜,六岁的帝姬面容平静,丝毫没有怯场,她虽然还小,心计却很足,只是还略有些稚嫩,毕竟是自出生起便没有吃过苦的小孩,总还有些掩不去的天真。

    这份天真,时常让魏帝想起亡妻。

    父女俩之间话从来都不多,除却必要的交流,几乎不会有任何温情的语言。一个是最强大的帝王,一个是最优秀的储君,他们之间的关系便是如此。

    整个宫宴,父女俩都没有说几句话,倒是几个侄儿都规规矩矩来给神秀帝姬行礼,虽然她的兄长们都死在了父皇手中,可其中有几位兄长留下了儿子,年岁比神秀都大,也都是知事的年纪,父皇从未管过他们,神秀知道这是为何。

    这是父皇给她留下的猎物,是将来她要拿来练手的器具。

    神秀从不拿他们当活人看,也对他们或多或少的小心思视而不见,一点点的仇恨并不算什么,虽然这几个侄儿没什么才能,也没什么外家支持,可他们是郎君,又是正儿八经的皇室子孙,于是便有一些眼皮浅的人人对他们寄予厚望。

    与之相对的,则是她高贵的身份,以及圣心所向,因此也没什么可不平的,各有优势,但最终赢家只会是她。

    神秀帝姬的生辰与魏帝的生辰差不了几天,不过自从昭庆皇后故去,魏帝便不再过生辰,民间他倒是不管,不过今年,似乎与往年有些不同。

    上巳节到来前,神秀帝姬便得到寿力夫带来的消息,三月三那一日,父皇要带她出宫。

    当然,并非是为了游玩,而是要让她亲眼所见民情,亲眼见过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才不会眼界狭窄,被困于这一方天地,不至于闹出国君治理国家,却不知民间一石米要多少钱,一文钱又经得起什么的笑话。

    神秀帝姬想,父皇什么都懂,是不是因为他曾天南海北带兵出征,见多识广,因此无人敢糊弄?

    她若是想要成长,也不能终日待在宫中,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出宫后第一件事,却是直奔辅国公府。

    神秀帝姬的曾外祖父,即辅国公钟肃,自昭庆皇后香消玉殒,身体便一直不好,深居简出,神秀帝姬来探望过几回,老爷子精神头不行,大抵是屡屡白发人送黑发人,他对一切都失了兴致,也就是看见神秀帝姬会露出几分笑容,最爱做的,便是做他最拿手的叫花鸡给神秀帝姬尝。

    舅爷爷钟达与舅舅钟晓,以及自晚西王庭赶回来便侍奉于曾外祖父身边的小舅爷钟不破,整个偌大的辅国公府,竟是只有这四人。

    神秀帝姬难得来一回,她看见院子里的葡萄藤生得郁郁葱葱,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太和殿里也有葡萄藤,据徐伴伴说,母后曾因结出的葡萄不够甜而痛哭失声,于是父皇着急哄了许久才好。神秀帝姬难以想象那副画面,只是听着便觉得母后十分可爱,若是缘分再长久些,能够多相处几年就好了。

    她已经不大记得母后的模样了,自己也生得不像她。

    父皇那里有母后的画像,只是从不给旁人瞧,神秀帝姬也不例外。

    留父皇与曾外祖父等人在里头说话,神秀帝姬一个人慢慢在辅国公府内闲逛,辅国公府养了不少狸奴,个个油光水滑,听说母后当年也想要养一只,只可惜她身体不好,怕狸奴野性难驯,发狂伤人,父皇意欲拔了牙齿爪子再给她,她却不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