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同业,皆兄弟也-《莫若相逢于江湖》

    金庸

    海峡两岸及香港新闻研讨会为期三天的活动在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揭幕。这次研讨会的目的,在于讨论中国大陆、港、台三地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前景,促进三方传媒的了解,探求建立合作关系。

    香港资深报人、前明报企业有限公司主席查良镛发表了题为《三地同业,皆兄弟也》的专题演说,畅谈了他从事新闻工作四十七年的经验。查良镛指出,海峡两岸和香港人口众多,所有的人互相访问是不可能的,但新闻工作者若在访问了其他两地后能忠实报道出来,广大读者读了之后,就会增加了解。此外,查良镛也述说了新闻工作者应有的工作态度和社会责任。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亲爱的同业:

    我说“亲爱的同业”,在我心中,对于所有从事新闻工作的同人,的的确确有一份诚挚的亲爱之心、亲爱之情。我于一九四六年在杭州参加《东南日报》做记者,那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到今年三月底辞去明报董事会主席,脱离新闻工作,整整是四十七年。我觉得这一生过得相当多姿多彩,花样不少而快乐,那完全是从事新闻工作的缘故。因为新闻工作就是多姿多彩,就是花样不少而快乐。各位知道我也写小说,然而对于我,写小说是附属于新闻工作的副业。写第一部小说时,我在香港《新晚报》当副刊编辑,是为了报纸的副刊需要而写,此后的小说则是为《明报》的需要而写。

    我有时遐想,我将来临终之时会想到哪些人呢?除了自己的亲人和许多感情深厚的老师和同学之外,我一定会想到许许多多新闻界的好朋友,大陆的、台湾的、香港的,以及在外国的。今天在这里的,包括台湾的楚崧秋先生,我们结交已近三十年,每次相见都有一份喜悦。

    在香港新闻处、广播事务处担任处长的张敏仪小姐,是我家庭的好朋友。在大陆,前《东南日报》总编辑瑞安人汪远涵先生,已数十年没见了,但仍有书信往还。各地老一辈的、中年的、年轻的新闻界朋友,我常常记得他们,相信他们也会记得我。只可惜有些新闻界的好朋友已经去世了,想起时自然难过。

    我们手里掌握着一件威力强大的武器。想到凭着这件武器做了不少好事,我们会感到十分安慰,对自己觉得满意。

    这些朋友性格不同,见解有异,政治信仰和立场更有极大差距,有些更完全相反,然而可以结成朋友,甚至好朋友,唯一的共同点,是我们大家对新闻工作有一份热爱。

    许多人只要有一份共同兴趣,就可成为好朋友,喜欢下棋的可以成为棋友,喜欢喝酒的可以成为酒友。我们喜欢做报纸的,那就是报友了。一个共同点,如果是生命中一个极重要的部分,可以在相互关系中超越其他一切差距和歧见。世界上之所以有忘年之交,之所以有异国朋友,之所以可以跨越敌我界限,之所以有一见如故,都是因为有一个重大的共同点。

    新闻工作是一项令人十分兴奋的工作,我们每天处理不同的新闻,几乎每一分钟都要做出决定。新闻工作的物质报酬不会很多,工作十分辛苦,有时甚至危险,但我们大家乐此不疲,只因为这份工作一点也不刻板,时时刻刻都有新鲜的感觉。

    更加重要的是,是有一份重大的社会责任感。我们会经常意识到,所报道的每一个新闻,所撰写和所发表的每一篇文章,第二天就会给几十万、几百万读者读到,会对整个社会发生影响,对于事情的当事人,更加有直接而密切的关联。我们手里掌握着一件威力强大的武器。这件武器必须用来做好事,决不能做坏事。想到凭着这件武器做了不少好事,我们会感到十分安慰,对自己觉得满意。

    新闻工作者并无特权,我们在法律范围中所享有的言论自由和别的人完全一样多。只不过我们有工具和武器。

    对政府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批评,揭露社会上不公平的情况,报道令人感到鼓舞、感到温暖的消息,令人得悉世界各地所发生的变化,会帮助读者们获悉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能促进政治趋向清明、社会进步,人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生活得更加美好。一份报纸、一个电台或电视台的力量有限,大家加在一起,力量就大得很了。

    过去常说,新闻工作者是“无冕皇帝”,形容新闻工作者的威权。现在这个名词不大说了,因为大家知道,新闻工作者并无特权,我们在法律范围中所享有的言论自由和别的人完全一样多。只不过我们有工具和武器,别的人没有。如果我们把这项工具用于对社会、对人类有益的事,那的确是很愉快的事。我们可能比真的皇帝更开心。英国和日本的君王不能发表政治意见,我们可以;他们不能去小摊子吃夜宵,我们可以;他们不能去卡拉ok唱歌,我们可以。我们的女同事去健身房运动,不必担心有同业来偷拍她们。有时我想,我死了之后,如果下一世投胎做人,做什么好呢?我说还是做新闻工作。

    我们新闻工作者有一个共同的基本信念,那是坚持事实,坚持是非的分别,对事实真相一定要如实反映。

    我们新闻工作者有一个共同的基本信念,那是坚持事实,坚持是非的分别。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对任何事物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但对事实真相一定要如实反映。当然,有些事实的真相并不能很快就知道,有时所知道的情况其实并非真正的事实,但无论如何,我们可以犯错误,却不能故意歪曲事实。无意的犯错,任何新闻工作者都会有这种经验,发现之后必须光明磊落地道歉更正。故意歪曲就是道德上的污点。

    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八个字可以作为我们的信条,那是说,对于不大清楚的事情,不可未经调查而任意推测;对于证据不足的情况,不可武断地认为必定如此;已经报道了,或者已经评论了,后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那就不可拘泥固执、文过饰非;对任何事情应当客观,不可自以为是,主观地认为自己一定是对的。

    不过我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的报人,对于欧美的同业有时会有意见,觉得他们经常只根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来判断不同社会中的事物。

    我是国际新闻协会的会员,参加这个世界性的新闻工作者协会到今年刚好三十年,过去常去参加年会,和各国著名报纸的发行人、总编辑聚会。和各同行交流经验,自然很有兴趣。不过我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的报人,对于欧美的同业有时会有意见,觉得他们经常只根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来判断不同社会中的事物,总是认为欧美的标准和观念一定是对的、理想的,和他们不同就是错误的,至少也是不合适、不及格的。欧美的同业大都是很有知识的才智之士,当然知道东方社会、第三世界的国家各有各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背景,然而这些同业之中,有不少人惯于根据自己的标准来判断别人。甚至于,我曾听到一位美国报纸的发行人,由于习惯于英美法律系统,竟指摘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大陆法系中的法例和司法制度是错误的,是不尊重人权的。

    今天海峡两岸和香港的同业首次在这里聚会,我十分高兴能够参与,大会主持人邀请我讲话,我更感到十分荣幸。

    我们可以很乐观地见到,今后三地新闻界的交流必定会更加密切和频繁,互相访问和采访的机会肯定会迅速增加。但三个地方的政治、社会制度各不相同,我想向同业们建议,应当尊重各地的不同制度、社会情况、处事方式和生活习惯,不要有意或无意地先肯定自己必定是优越的,别人的那就差一点了,甚至于大大不如。这种主观会妨碍到建立友谊,也阻碍到自己的认识和了解。

    好在中国读书人有一个长期传统,重视“温柔敦厚”,瞧不起尖酸刻薄,即使对于别人的缺点,也常存一份谅解和善意。尊重别人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

    认为自己所不熟识的人就是敌人,必须捉来煮熟了吃了的,是野蛮人的习惯。新闻工作者的任务恰恰相反,要努力去了解自己所不知道、所不懂的事物。

    我们三地的新闻工作者是介绍人,应当忠实介绍,不必把对方夸张为天仙化人,也不能歪曲事实,说他是瞎子、麻皮。

    海峡两岸和香港人口众多,所有的人互相访问是不可能的,但当地人民对于其他两地都感到关注,我们新闻工作者在访问了其他两地之后,不存偏见、成见地忠实报道出来,广大读者读了之后,就会增加了解。就像恋爱结婚一样先从认识开始,然后互相了解,进一步发展关系。我们三地的新闻工作者是介绍人,应当忠实介绍,不必把对方夸张为天仙化人,也不能歪曲事实,说他是瞎子、麻皮。

    古人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个理想不大容易达到。但我们新闻工作者有共同理想和热诚,有共同爱好和经验,有共同的社会责任,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喜怒哀乐大致上相同,何况我们更有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共同的文字语言,我们相互间只有善意,没有敌意。如说“三地同业,皆兄弟也”,相信我们今天就可以提出这个口号。

    原载于《明报月刊》一九九三年第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