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召唤西厂厂花(大章)-《从抽卡开始建立不朽神朝》


    第(3/3)页

    他准备将这些作为赏赐给文臣的宝物,或给予给太学之中的优秀学生,使他们体悟圣人真意。

    为往圣继绝学!

    备注:刘协用大补兵卡将虎豹骑、骁果轻骑、静塞铁骑的数量补充至了全盛时期(三万人),将先登之士、丹阳劲卒的数量也补充至了全盛时期。(先登之士两万人,丹阳劲卒一万人)。

    ………………

    次日,未央宫宣室当中。

    身着玄色龙袍的刘协正襟危坐于王位之上,他那一双极富威严之感的双眼此刻正直直的盯着恭敬站立于他身前的张咏。

    张咏身高六尺左右,肤色偏黑,相貌普通宛如老农,他全身上下唯一与寻常人不同的就是他身上向外散发出的那股安静,沉稳的气势。

    “张卿,孤任命你为兖州刺史。”

    “兖州一州之地,一千两百万名民众,孤可就悉数交托给你了。”

    声落,相貌普通的张咏躬身下拜,道:“微臣必不负吾王厚望。”

    其言罢,便神色如常的回归了百官队列。

    宠辱不惊,喜怒不形于色。

    这类人一般都胸有济世安民之才。

    随后,刘协将注意力转到了相貌堂堂,剑眉星目,周身上下散发着强横霸烈气息的武松身上。

    “孤任命你为兖州将军,统两万先登之士,受张公(在汉国,封疆大吏一般会被人称为公)节制。”

    武松是一名很优异的轻步兵将领,出身草莽的他,在战术方面很有几把涮子,但是在战略层面来看的话,武松很次,所以,刘协让他受张咏的节制。

    “遵吾王之命!”

    武松大大方方的行礼应命。

    他的声音低沉而又极富力量之感。

    任命完武松过后,端坐于龙椅之上的刘协再度出声下旨,道:“责令有司将长安附近出现的大股流民转移至凉州境内。”

    “让凉州刺史刘艾好生安置这些流民,他们是我大汉稳固凉州的基础。”

    凉州的胡风太重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胡人太多,汉人太少。

    “遵吾王之命!”

    位于宣室之内的汉国百官公卿无一不出声应命。

    “自即日开始与长安城内修建横渠书院,由张载出任山长。”

    “另授予张载侍中一职,其门下诸生皆授博士。”

    “允许其于汉国境内遴选有天赋之学子进入横渠书院学习圣人之道。”

    “学子只要成功进入横渠书院,免去其全家十年的赋税和徭役,并且,每月要给予该学子等同于九品官员的俸禄。”

    “张载可以随时进入深宫之中于孤论道。”

    横渠学派所精研的圣人之道门槛极高,学成之后掌握的学术也极为精深。

    可以将横渠书院看成是汉国的最高等级研究所。

    赐予张载侍中一职,并且允许他可以随时入宫与君王论道,这主要是刘协想要拔高张载的名分,以此体现出他对张载的重视。

    长安城内的汉国宗室和一众公卿在听闻刘协如此重视张载过后,定会想法设法的将自家子弟塞入横渠学派。

    刘协需要这些人在前期给他造势!

    “微臣定会将圣人之道光于天下,不负圣王厚爱!”

    面色严肃郑重的张载规规矩矩的向刘协行礼谢恩。

    张载身高七尺左右,身披宽松长袍,其面容和善但不失威严,俨然给人一种古君子之风。

    “好!”

    刘协已经给张载铺好了道路,他相信以张载的能力定然能好好利用,从而使横渠学派于短时间内名扬整个汉国,甚至是整个西秀域。

    “今日再次下放一千名学有所成的文人入汉国各郡县兴建私塾,教化百姓,开启民智。”

    “当地官府要满足这些自愿下放文人的一切合理要求。”

    “我们绝不能使他们在为汉国鞠躬尽瘁的同时,自身却贫困交加。”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之中。”

    对于汉国境内所有有志于读书一道的人来说,这些下放的文人便是为他们在数九寒天的抱薪之人。

    言罢,刘协的目光和神情同时变得郑重严肃了起来,他环视宣室之内所有的汉国公卿,道:“今日朝议,孤的最后一道旨意是,在未来一年,孤不会对任何国家和势力兴兵讨伐,孤想让汉国的民众歇一歇,享受一下太平岁月,让汉国的军卒也停上一停,让他们娶媳生子,扎根汉国。”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外部势力不主动对我汉国出手,一但他们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向我大汉出手,那孤也绝不会无动于衷,任其放肆。”

    自从刘协登基以来,汉国就像是一个上紧了发条的战争机器一般一刻不停的发动着战争。

    战争持续的时间太久了。

    汉国真的很有必要停上一停,消化一下最近吞并的领土。

    “吾等谨遵吾王之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