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二-《野心家》


    第(1/3)页

    上海之二

    徐家递了长女满月酒的帖子过来。

    姜亚及时抓住时机,嫁入豪门,如今诞下长女。

    这是徐显第一个女儿,除了姜亚有些遗憾不是个儿子外,徐家上上下下都很喜悦。

    姜舅妈就一脸羡慕的看着褚韶华,很惋惜的说过,“姜亚这生产运上,就不如她嫂子。”

    这说的是不如褚韶华。

    褚韶华心下有些好笑,脸上就笑了,说姜舅妈,“舅妈你这话可别在徐家说,人家从老太太到徐妹夫,都高兴的很,可算是见着女孩儿的面儿了。

    人家得孙女得闺女的都欢喜的不得了,舅妈你这做外祖母的先不如意,没得讨人嫌。”

    姜舅妈也笑,“我这不就咱们自己人跟前说说嘛,就是在姜亚眼前,我也不说的。

    我总想着,头一个是儿子,才站住了脚。”

    “姜亚还年轻,以后多少孩子没有。

    再说,她现在也有儿子,继子相处好了,一样情分深。”

    徐家的两个孩子都很懂事,姜亚嫁入徐家一直谨慎,两个继子都是老夫人亲自教养,姜亚很有眼力,能关心的地方也很尽心,不足的地方很肯学习,虽然适应徐家也用了不少心思,受过一些委屈,如今生下孩子,可见姜亚在徐家过的不错。

    姜舅妈听褚韶华这话心下却不以为然,想着褚韶华都进门儿多少年了,雅英同她这个继母仍是不冷不热,这会儿倒是会说别人。

    同是做后娘的,姜舅妈认为自己闺女比褚韶华可做的要好。

    姜舅妈神色间的不以为然瞒不过褚韶华,褚韶华也不预多理姜舅妈。

    闻雅英要是有徐家孩子一半的聪明,褚韶华也能指点她些,偏生是这么幅不识好歹的性子,也不知是像了谁?

    这孩子一直当继母要害她,凡是继母要她做的,必然不情不愿。

    偏生褚韶华对她的要求就是,第一功课上能拿得出手去,为此长期请了家庭教师,第二便是对外人要有礼貌,该你担起的责任,你得担起来。

    这两样,闻雅英都做的平平。

    凡褚韶华交好朋友家的孩子,闻雅英都不喜欢。

    凡褚韶华要求的功课,闻雅英都读的平平。

    遇到这种继女,只要对她好,她就能一事无成。

    褚韶华现在不大管她,她也没见长进。

    只得说真是马尾巴提豆腐,提都提不起来。

    大家商量着去徐家参加满月酒的事,姜舅妈腹诽过褚韶华,还得亲切的问褚韶华夫妇有没有空一起过去。

    这位舅妈心里清楚的很,徐女婿真正看重的是闻家这门亲戚。

    褚韶华笑,“我看徐家把时间定在星期天,我那天没课,必然要过去的。

    知秋若无要紧事,也一定去。”

    姜舅妈笑道,“你们都是大忙人。”

    “我们正是年轻干活的时候,倒是忙些的好。

    倒是舅妈,表妹这里不必你操心了,表弟的亲事,你不急?”

    “你可别说你舅妈了,再叫她急出一嘴火炮,还得吃败火的药。”

    姜舅妈往日说起儿子姜达的事,都是恨不能姜达立刻就娶房媳妇生个孙子的心急火燎的模样,今次不知为何,闻氏婆媳一提,姜舅妈老眼先笑的飞扬起来,嘴里道,“我正要跟大姐说呐,姜达也有好消息了。”

    听得此事,闻太太眼睛一亮,端到嘴边的茶都顾不得喝,急急放在几上,连声问,“是哪家的姑娘?”

    “天津曹家小姐,可是个大户。

    我们在天津时,曹家便是有名豪富,曹老爷做办买出身,家里有的是钱。”

    姜舅妈神采飞扬,尤其说到曹家家境,更是老眼湛湛,精神抖擞,非比寻常。

    闻氏婆媳先听姜舅妈介绍了一回曹家如何大户,家里银钱如何堆山填海,才说到曹家姑娘,曹舅妈笑意满脸,“咱家的女孩子,从韶华到姜亚,都是在国外留过学的,姜达小时候学习也不错,就是从小帮他父亲做生意,耽搁了学业,现在想再学习,每天生意上那千头百绪的事儿就没个完。

    可他心里是爱学习的,也喜欢有学问的女孩子,这个曹姑娘是在美国读的大学,在美国呆了好些年,如今才回国,俩人偶然认识了,这不就瞧对眼了。

    就是姑娘年纪有些大,如今已经二十八了,可我想着,她们这些读书多的女孩子,都这样。

    现在也不似以前,十七八就说婆家。

    姜亚成亲时也二十六了哪,曹姑娘的年岁也不算离了格。

    我总说,只要孩子好,只要他们彼此合适,女方家里有没有钱,我不大在意,我怎么样都成。”

    饶是见多识广,每次听姜舅妈说话,姜舅妈这种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本事,褚韶华都颇是感概。

    闻太太细问,“在美国哪里读的书,那姑娘叫什么名字,说不定韶华认识。”

    姜舅妈笑,期待的看向褚韶华,“还真说不定,姓曹,叫曹子画。”

    “那姑娘是不是细长眼,长溜溜的脸,唇角这里一颗小痣。”

    褚韶华说着指了指左边唇角靠上的位置。

    闻舅妈大喜,“可不是么,韶华你果然认识。

    快跟舅妈说说,曹姑娘怎么样?”

    “我读书时没多少时间交际,与她来往并不多。

    她读的玛丽苏大学,成绩算是一般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