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时刻谨记自己汉人的身份。 不与压榨百姓的家族同流合污。 就在这么一种选择不变通的,遭受诸多排挤和打压的世道里,他们仍旧拒绝了元人向他们抛来的橄榄枝,严禁族内子弟在元朝任职。 在那段最艰难的岁月里,孔家南宗最终还是凭借着志同道合朋友的襄助,以及族人内部团结,相互扶持,相互奉献的坚守中,终于迎来了复兴的曙光。 所以即便明知道道衍上门相邀就是要让南宗出面,正面硬刚孔家正统,孔希路还是将一族的中坚都派了过来。 不论他们的私心是什么。 这一刻的南宗,都赢得了宋濂的尊重。 “可只有他们有骨气可不行啊。” 道衍沉默许久,深深一叹。 “你待如何?” “宋师可还记得,太子殿下近来将几名应天府报社的“骨干”派来了苏州府。” 面对宋濂的询问,道衍忽而提起了最近被派来的几个东宫属官。 “你是说,那几个被派来组建报社分社,不堪大用的后进生?” 对这几个后进生,宋濂的老脸都不禁垮了下来,话语间更透露了浓重的梳理感。 一眼就能看出来宋濂对他们的印象不好。 毕竟这几个后进生在接到来苏州府,实时刻录关于四书五经校订编修新闻的任务后,这几个被刻意挑选的“吊书袋”,可没少在宋濂他们叫定四书五经含义时班门弄斧,指手画脚。 要不是自己已经辞官。 外加他们是公派。 宋濂高低都得将他们赶回去,再参他们一本。 什么玩意! 道衍的脸上浮现神秘的微笑道:“贫僧曾与常少詹事请教驭人之术。” “有一句话,贫僧深以为然。” “即便是一块粪石,也有肥田之效。况人乎。” “贫僧翻阅或他们的家世记录,不同于其他被派往朝野各地,异地任职的官员,这几个曾在报社“进修”,如今被送回苏州府来建立报社分社的骨干,可都是地地道道的苏州人。” “而今日引南宗入苏州府后。” “贫僧也曾派人追寻了一番这几人的下落,发现他们也与寻常读书人一般,迎接北宗去了。” “看得出来,他们都是忠实的孔家簇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