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大明,应战!-《北洋新军阀》


    第(1/3)页

    中国的历史是个怪圈儿,从汉代开始,经历了一个大的乱世之后,开始休养生息,然后繁荣,一直达到鼎盛,接着开始走下坡路,作为统治的士族无限爆的欲望,土地严重兼并,百姓愈的无法生存,最后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终结了整个王朝。

    再次迎来一个大的乱世之后,又是回归到这个怪圈中,两汉如此,隋的生命周期短一点,可也是如此,大唐也如此,宋朝稍微特殊点,亡于外敌入侵,可也特殊于南宋的对外商业算是古代一个小巅峰了。

    就算如今的大明也是如此,别看大明的海上贸易似乎很达,可贸易的红利都进了世家地主的地窖中,并没有在市面上流通,尤其是朝廷政府没有在其中收到一文钱的税收,崇祯十七年以前的大明还是没能走出农业帝国的阴影。

    之前如此多的朝代,还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特点,都是直接间接亡于农民起义!

    其实这个怪圈也不难解释,华夏是个太典型的农耕文明,一切压在土地上,天下土地有限,人口膨胀到一定程度,土地就不够分了,无地者又没有达的工业第三产业收留,只能当上社会最不稳定的炸弹,流民!而且就算再预防土地兼并,到时候土地还是回汇聚在一部分人手中,地主世家靠着出租土地就可以坐享其成,而少地无地的佃户农奴整日劳作,却是吃不饱穿不暖,而且扛灾能力极差,一但遭遇个天灾人祸,又是大面积的饥荒,积累的这些社会问题尖锐的爆出来,将整个王朝炸的轰然塌陷。

    所以到了毛珏这儿,就决定直接走出这个怪圈,皇家与政府的主要经济来源,从看似旱涝保收的农民身上,转而建立在看似更加不稳定的商业上,毛珏手里,哪怕是农业也进行商业化,以大规模商品粮来满足社会需求,然后多余的人口全都补充到工商业中,这样做的好处,让土地变得不像历朝历代那样成为绝大部分人唯一的谋生手段,让工商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哪怕无地农民也有业可做,不至于饿死。

    而且相比于安于享乐,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儿自私自利,挖着国家墙角的地主阶层,商人集团更加的具有侵略性,他们更需要国家机器为其张目,铺平商路,摆平那些不老实做生意的家伙,这些贪婪的家伙说不上更爱国,可利益性上他们比地主阶层更贴近帝国,让大商人代替墨守成规的地主阶层,也更加利于帝国保持一个咄咄逼人的进取态度。

    然而商业帝国看似好处多多,却比农业帝国更难操控,看看历史上英国佬如何崛起的就可见一斑,靠着武力大量圈占海外殖民地,地盘广到号称了日不落帝国,通过向殖民地大量倾销工业制成品,廉价掠夺原材料,完成了血腥的资本积累,想要这么做,就必定需要踩在别的国家的头上。

    不巧,毛珏想走这种模式,西方列强也想走这种模式,那么双方之间,必定会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必须战斗到一方彻底倒下。

    荷兰人和大明的策略其实差不多,柯特爵士的主要战略是扶植南明,去对抗北明蓬勃的展,让两个大明帝国自己打的精疲力尽,伤痕累累,在二者的尸骸上,荷兰就可以大快朵颐了,而毛珏想的其实差不多,去收拢先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英国来当小弟,然后通过英国来干涉欧洲大6,挑动整个欧洲大6内部的变乱,然后从中取利。

    本来双方还处于一个均衡模式,都互相有牵绊,结果因为襄阳一场婚礼引了连续的血腥变乱,一用劲儿,北明轻而易举就把看似庞大强悍的南明打垮了,荷兰的东方大6均衡政策破了产,他们只能赤膊上阵,来武力干涉大明统一,同时由法国人出手去拔掉英国这个大明在欧洲大6上的钉子,如果英国陷落,大明却依旧没有完成统一,西方就赢了!

    这真是整个地球规模的博弈了!还好,换了大资本家大托拉斯作为国家核心推动力的大明,不怯场!

    最先出动的还是大明海军,在杭州总部毛珏强悍有力的声音下,整个东北亚的战舰都开始向南集结了起来,最近杭州城算是热闹了起来,每天早晨,住在海边的市民最大的兴趣就是去海港看军舰了,因为每天都有新来的,每天都有新走的。

    甚至看久了,他们都总结出经验来了,战舰颜色比较深,基本都是鹿屯岛,旅顺一代的军工船厂造的,颜色比较浅的,大都是登莱道,徐州重工这些新兴船厂出产的,而且虽然有技术共享,可毕竟老船工的手艺摆在那儿,北方多出主力战舰,南方则是些三级,辅助类战舰居多。

    大大小小的战舰组成战斗群,开始狼一样在海面上猎杀各色的荷兰船只,想要扶植南明与北明对抗,你也得有船能靠岸不是!

    不过6军上,大明的动作就比较慢了,毕竟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而且两广还算好打点,推进到贵州云南,那地方道路崎岖,山高路远,还民风彪悍,历史上李定国凭着一支孤军,就可以和清庭几十万人马对抗十来年,如果不是缅甸一方出卖了大明,没有了希望的李定国绝望病死,这战争或许还能拖下去。
    第(1/3)页